在人类社会,丛林法则是指在规则下的利益争取或者不受损,它不一定是恶,但可能包含恶的成份,它是生存法则,理解了这点,就能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事实上没有所谓“好人”与“坏人”,这些所谓的标准都 是:只要在没有违背自己的价值观(大部分默认世俗)前提下,谁损害了我的利益就是坏人,谁给了我利益就是好人,那些我们认为的所谓的坏人,他们不会觉得自己不对,他们有自己一套价值观,认为自己的观念正确,至于这一套价值观是怎么来的,这是一个人从小到当前的成长经历形成的,所谓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的道理,也即管理中经常说的:你不要试图改变一个人,要让环境影响一个人,也有经常被讨论的:人与人之间,只选择不教育。这些都有偏颇,人是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,人是可以教育的,是你或你公司的文化属性决定的,领导的以身作则,公司成立培训中心都是在改变一个人,教育一个人。
在成人的世界里,我们经常发现,那些电视剧里年青时最不喜欢,最讨厌的人,后来成了我们羡慕或者非常想学习模仿的人,非常佩服他们精于人情事故、懂得拉帮结派,善于使用手段,这些剧情结果虽然不好,但他们对人性的认知都非常了得,回忆自己年青时就一个有一腔正气的傻白甜。
厚:厚德载物、菩萨心肠,是“对内”,对自己团队的心态,或没有利益冲突时,或为让位于长期利益而规避矛盾,人性趋利,爱与善本身对获得者来说就是利。
黑:丛林法则,雷霆手段,是“对外”,是对市场竞争的心态,是生死存亡,是利益的损失。
个人价值观在面对丛林法则时如何取舍?
诚信与尊重,依然是对内的核心思想,在对外时,在丛林法则与现代社会规则约束下,依然需要对竞争者保持:诚信与尊重的心态,比如:战时俘虏,和平条约,哪怕是侵略都有其目的与诉求,掠夺结果只是“实力”的体现,如果不遵守诚信与尊重原则,自然会被“实力”反噬,天道有轮回。
虽然在商业的攻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如:画饼、制造焦虑等行业共同成长的轻竞争性策略,也有可能出现如:你死我活的补贴型竞争性策略,这些都是竞争的策略,这里面没有真不真诚问题,也没有尊不尊重问题,这是产品与服务的竞争,企业倒闭后,谁在承担失败的后果而已。
在商业竞争中,丛林法则更好的方法是通过:技术创新、模式创新、业态创新、管理创新、服务创新等争取更多客户来抢占竞争者客户,让竞争者无法生存,获得资本并利用资本绞杀与掠夺,也是竞争策略的一种,从另一个角度来说:各种方式的创新能为客户带来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”,更能体现爱与善的初心。
什么时候善良?
1、人,时刻都要善良,越有能力,越要心怀大爱。
2、争取与保护自己的利益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是交换?还是掠夺?都是实力的体现,总之,人活着不能让自己内心阴暗,正能量的人生才是健康的人生。